登录 注册
登录

变电“新颜”——记南网云南曲靖供电局师宗全功能区域巡维中心建设

创新
0 25369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11月9日讯(通讯员 杜明彦 肖本华 潘璐)11月6日,深秋的滇东有了“冬”的味道。傍晚时分,位于师宗县城郊的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师宗区域巡维中心没有了白日的忙碌,电网职工三三两两在打着羽毛球、蹬着跑步机……

巡维中心办公室里,班长吴明伟正忙着对70公里外的110千伏高良变电站,进行远程红外测温,晚间和清晨是测温的最佳时间点。只见他点了几下鼠标,没过多久,一份包含有主变、断路器、互感器等重要设备红外测温图片和数据的巡视报告,就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要是以往,仅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4个小时,加上现场巡视的3个小时,怎么也得凌晨才能回到中心。冰雪雨凌的时候,耗的时间更长,路上的交通风险也更大。”吴明伟说,巡视回来后,在系统中回填巡维数据,还得花1个多小时。

这一变化,源于曲靖供电局实施的师宗片区全功能巡维中心建设。过程中,该局针对基层“痛难堵累”问题,研发利用变电生产运行支持系统、二次设备智能运维管控平台等数字化系统,将师宗县内14座35千伏至220千伏的变电站纳入实时监控和调控范围,让原来需要人员到达现场才能开展的工作,变为远程“键式”作业。在大幅减少劳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变电站运维质量,实现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千里眼”省去千回百转

10月21日,巡维中心高级值班员谢艳琼在对110千伏竹基变电站开展远程巡视时,一眼就看到主变中性点电流互感器表面出现裂痕。因为该缺陷提前发现,及时处理,有效保障了电网设备安全运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要是人工巡视,这种隐蔽缺陷很难被发现。因为缺陷点位于主变顶部,距离地面4米多高,关键是主变带电,人不能攀爬。”谢艳琼说。

今年以来,这样的例子在师宗区域巡维中心为数不少。3月,工作人员远程巡视时,及时发现了110千伏大同变电站1号主变有载调压呼吸杯整体损坏掉落。相较于传统的巡维方式,这一可能导致主变压器跳闸的重大风险隐患,发现时间整整提前了15天;雨季期间,通过远程巡视系统还及时发现了3起高压室漏雨的隐患……

设备巡视效能的大幅提升,得力于设备巡视工作的“远程化”改造。去年12月以来,曲靖供电局在师宗片区14座变电站共安装了492个远方巡视摄像头,并借助网络系统,将这些摄像头接入进变电生产运行支持系统。每次巡视时,启动程序后,各摄像头就会按预定程序开展巡检,逐一查看每台设备各个部位的状况,详细记录和反馈相关异常。平常,工作人员如需查看某座变电站某个设备的某个部位,只需将数据输入电脑,远程监控摄像头就会迅速定位,再加上配置在变电站里的机器人,把原来需要人工百里奔赴的设备巡视工作,交给了数字化系统。

“不仅快速准确,而且全面周详!”谢艳琼对变电站远程巡视的相当满意。这位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干了20多年的“老专家”告诉笔者,相较于远程巡视,人工现场巡视的弊端显而易见。“很多设备部位、仪表位于带电体上方,距离地面有4、5米的高度,即便有隐患,人眼根本看不到,就算借助长焦相机、望远镜等,也很难看到每一个隐患点。针对这些弊端,在变电站巡视“远程化”改造过程中,我们根据巡视需要,在相关点位安装摄像头,让再隐蔽的隐患都无处遁形。”

据了解,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站内线路、设备等数量多、规模大,需要巡视的部位点多面广。每次巡视时,仅一个间隔,就有导线、隔离开关、瓷瓶、线夹、断路器等30多个关键点要查看,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间隔数量少则2个、多则8个。一座变电站的巡视工作,需要2人花最少5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

师宗县的不少变电站地处偏远,人工巡视一次,仅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2、3个小时。巡维中心的员工调侃说,“全年的大部分时间,我们要么在变电站,要么在去变电站的路上,工作一直在千回百转中重复。”

巡视“远程化”的改造,让这种奔波劳顿的“千回百转”,渐趋走进了历史。当下,师宗片区的14座变电站,远方巡视点位覆盖率全部达标,保信子站全覆盖,二次设备调度端全部可以远程运维。

“智能手”带来能工巧匠

今年以来,师宗区域巡维中心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班组建设扎实规范,党的建设可圈可点,业余文化丰富多彩……

2018年参工的潘璐,参加今年云南电网公司组织的“素质杯”变电运行专业竞赛时,在8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对于自己成功的原因,潘璐的体会很简单,“在充分参与工作实践的同时,还要有要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理论、钻研业务和领会原理。”

潘璐的“足够时间”,正是来源于全功能巡维中心建设。

据了解,在全功能巡维中心的体系里,设备远程巡视只是其中一项,除此而外,其另一个显著成效,是让变电站里的绝大多数操作,实现远程“键控”。

变电站作为电网的关键枢纽,需要进行的操作作业量很大,仅重合闸操作,2022年就开展370多次,每次耗时都是1天,因此产生的行车里程达20000多公里。且这项与带电作业紧密相关的作业,随着带电作业规模和次数的增加,其工作量每年都在攀升。除此而外,隔离开关分合、保护定值修改……等等,在今年以前都是需要工作人员到达现场才能进行的作业。

“十四五”期间,师宗片区规划新增变电站5座,是原有变电站总量的35.7%。随着工程建设的开工,变电站特巡特维、现场工作量大幅增加,巡维中心17名员工,2022年的作业饱和度接近90%,且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中。

这一“增长势头”,因全功能巡维中心建设而“逆转”。师宗区域巡维中心中级值班员朱达林介绍说,由于二次设备远程运维管控平台的有效利用,当下,重合闸软压板操作、保护定值修改、保护定制区切换等等工作,全部交给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在重合闸操作方面,今年以来,仅35千伏庄科变电站因特殊情况,有工作人员到达过现场,其余所有操作都是远程完成,该项工作的行车里程较2022年同期减少98.5%。

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朱达林还利用在变电站巡维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把断路器动作次数统计、设备状态图表绘制、电量报表制作等8项工作,全部交给了“机器人”。

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巡维中心员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谋划班组建设、党的建设等一系列夯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曲靖供电局生技部变电运行专责张粥,与变电运行打了11年的交道,今年以来,他有种深刻的感受,就是师宗区域巡维中心的工作速度很快,“像作业指导书、运行规程修编这种繁杂的工作,正常情况下少说也要一周、甚至10多天才能完成,但相关通知到了师宗区域巡维中心后,最多2天时间,新的指导书、规程就出来了。”

巡维中心的高效,来自于中心人员对业务的精通。而中心人员之所以对业务如此精通,得益于数字化智能化的“解放”,该中心利用解放出来的时间,强化对员工业务技能的“充电力度”。

谢艳琼说,“在全功能巡维中心建设之前,员工的业务培训都是像‘挤牙膏’一样挤时间,几乎所有员工都把精力放在完成工作任务上,没有过多的时间探究和思考深层次的工作原理。现在,每次开会探讨业务时,很多人都有很多业务方面的‘真知灼见’。”

小成本创造百万效能

在曲靖供电局变电运行一所经理庄益看来,一种新技术的运用,不能仅限于技术本身对工作的促进和提升,更应着眼于新技术在改进和重塑工作人员思维理念、行为模式、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作用,“人是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要素,只有人的技能素养和思想理念跟上了,才能算是这项新技术的利用获得了根本性成功。”

基于这样的理念,曲靖供电局在推进全功能巡维中心建设之初,就将该项工作作为培养和锻造人才的一个契机。

1996年出生的朱达林,参加工作只有2年时间。而就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他从一名新员工成长成了师宗区域巡维中心的值班长。吴明伟告诉笔者,值班长是巡维中心的重要技术岗位,一个变电站员工要成为值班长,常规情况下需要少则3年、多则10年的时间。

朱达林之所以能成长得这么快,主要是他搭上了全功能巡维中心建设的“顺风车”。

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巡维中心对所有员工进行了个性化、精准化分析,按照年龄、学历、持证、业务技能等维度,结合变电运行“状态感知、缺陷发现、风险预判、维护效能、应急处置”五种能力要求,按照“金字塔”型培养模式,让所有员工在全面掌握变电运作常规技能、成为“全科医生”的情况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也能更深入把握变电运维的工作机理和内在逻辑。

在全员技能素养全面提升的加持下,师宗区域巡维中心员工群策群力,用自己的方法创造了不少新发明,用很低的成本解决了不少大问题。

端子箱温湿度监测是变电站运维的一项重点。在其他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中,每台端子箱温湿度在线监测装置的价格约3400元左右。师宗区域巡维中心员工通过经验总结,自己动手在端子箱安装普通轻型数显温湿计,借助摄像头实现端子箱温湿度远方监视,把每个端子箱的温湿度监测设备成本,从3400元压降到50元。在师宗片区的14座变电站中,共有200多个端子箱,全部安装后可节约成本70万元左右。

在对六氟化硫表计、避雷器计数器表计等进行远程巡视改造过程中,师宗区域巡维中心结合实际,采用统一表计方向和角度的思路,对变电站的表计进行全面调整,让远程巡视设备能看到尽可能多的表计数据。让变电站少安装了60多个远程巡视装置,节约了30多万元的成本。

仅仅在这两项工作中,师宗区域巡维中心就用自己捣腾出的方式,节省出了100多万的成本。

1 远程巡视,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

远程巡视,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

2 机器人巡视,是变电运行工作智能化的重要内容

机器人巡视,是变电运行工作智能化的重要内容 。

3 统一规范的仪表盘角度调整,为变电站智能化数据化改造省下了大笔成本开支

统一规范的仪表盘角度调整,为变电站智能化数据化改造省下了大笔成本开支。

4 原来需要人力到现场才能开展的工作,现在在电脑旁就能远程开展

原来需要人力到现场才能开展的工作,现在在电脑旁就能远程开展。

5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加持下,变电站面貌焕然一新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加持下,变电站面貌焕然一新 。

责任编辑:周忠群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电头条新闻

电头条新闻

70830 2019-03-16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