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从“理工男”到“草帽”扶贫干部 贵州安顺供电局驻村干部崔亚华的驻村之旅

快讯
0 384721

电头条新闻贵州安顺9月18日讯(通讯员 王进)昔日“理工男”,如今草帽不离身,把裤脚挽到膝盖,走在贵州安顺紫云县板当镇小寨关村的田间地头,恰如正在下地干活的普通农民。殊不知,这就是村民眼中的“草帽干部”崔亚华。

“紫云不脱贫,绝对不收兵”,这是南方电网贵州公司派驻紫云驻县、驻村工作组的工作理念。七名驻村干部如同七名勇敢的战士,日夜坚守在脱贫攻坚战线上,用实际行动践行打赢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因此,他们也被称作南网扶贫“兄弟连”。

“兄弟连”中,年龄最小的当数崔亚华,28岁的他现在是紫云县板当镇小寨关村驻村书记助理。驻村前,他在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计量中心任班长职务,典型的理工男。

在小寨关村,提起驻村第一书记李敬和驻村干部崔亚华,村民都有说不完的好,并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他俩的工作。乡亲们都是知冷知热的,自从两位驻村干部进驻小寨关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村民目睹了小寨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水泥路通了,出行更方便了;小康电建设好了,用电更舒心了。村里办起了养牛场、养猪场、“黔电菜园”,鱼塘和农家乐等项目,现在,大家在家门口就业,不仅有固定收入,还能照顾家人,着实解决了村里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

舍小家   顾大家

驻村工作很“苦”已是公认之事,这种苦不仅是指工作条件的艰苦和工作任务的繁重,还包括无法照顾家庭的自责和愧疚,崔亚华也不例外。当他背上行囊,独自踏上小寨关村这片土地的那一刻,他和新婚妻子便开始扮演军人和“军嫂”的角色,从此,聚少离多成了小俩口生活的常态,偶尔打点电话,聊点微信,说的还是小寨关村的事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驻村故,两者皆可抛”。2017年7月2日,崔亚华接到了驻村的正式通知,但婚礼近在眼前,他向单位请了几天假,9日举行了婚礼,第二天,他把父母送回山东老家。7月11日,他从山东老家赶回安顺,径直就到小寨关村开始驻村工作,留下新婚的妻子一个人独自到异国他乡度“蜜月”,这个不完美的“蜜月”始终让崔亚华觉得愧对妻子黄宁钰。

崔亚华回忆说:当时驻村工作任务很重,200多万元的项目款需要落地,养牛场、农家乐等4个项目同时开建,项目越早落地越有利于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助理,他必须要主动承担责任,协助李敬书记尽快推动项目落地。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给妻子留下了一个不完美的蜜月。为此,妻子黄宁钰耿耿于怀,许久都不搭理他。直到2017年国庆节,崔亚华把妻子带到村里来参观,“走进一间房,看到四面墙;抬头见蜘蛛,低头是蟑螂。”摸着四季湿冷的被子,看着丈夫身上被蚊虫叮咬的痕迹,妻子眼泪唰唰地就往下流“越走进农村,越能理解我老公的选择。”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黄宁钰,听着丈夫说着村里的情况,她渐渐明白,这里需要外面的人打开一扇窗,需要引路人,也需要更多的援手。

参观那天,崔亚华还带着妻子走访了困难户罗朝学一家。据罗朝学83岁的老父亲罗顺忠介绍,罗朝学打小是个哑吧,而且弱智,只能干些放牛之类的简单农活。其老婆受不了紧巴巴的日子,早年远走他乡,为他留下了一双儿女。靠着喂几只鸡,一亩多薄田,几分地的收成和组织的救助,他和一双儿女才苦苦地把日子撑下来。好在女儿罗庭会很有出息,依靠自己的努力后来考上了北京建筑大学,当时已读大三。她的弟弟也很懂事,才十多岁就外出打工,挣钱供姐姐上学和补贴家用。了解到罗朝学一家的情况后,23岁的黄宁钰决定对19岁的罗庭会上学的事情进行资助,当即塞给罗庭会3000元现金,希望能够帮助她顺利完成在北京的学业。

崔亚华说:也就是从那天起,妻子就特别支持他的工作,得空的时候也会到村里来看望他,也顺便去探望罗朝学一家的生活。

不知是谁改变谁   小寨关和崔亚华都在变

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小寨关村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基础设施变好了,给大家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村产业项目建起来了,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更方便了。最重要的是村民的自主脱贫观念增强了,等靠要的思想在慢慢根除……各种变化正指向一个方向,小寨关村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在小寨关村蝶变的过程中,“理工男”崔亚华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像小寨关的村民了。

你无法想象,一个山东人,操着一口普通话来到小寨关村,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贵州地方话,不熟悉的人根本就听不出他是外乡人,个中辛苦也许只有崔亚华自己清楚。

崔亚华说:“要想把工作做好,我必须要入乡随俗,说老百姓说的话,吃老百姓吃的饭,用老百姓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协调起工作来才会事半功倍”。基于这种因素,他每天都强迫自己说贵州话,尽管一开始很别扭,但时间一长,他的贵州话也开始说得“地道”起来。

一口贵州话,一顶草帽,再把裤脚挽到膝盖,这就是崔亚华在小寨关村给人的印象,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他是一名驻干部,相信多数人都会当他是小寨关的村民。

“我每天都要去巡视和管理村里的产业项目,包括蔬菜大棚,养牛场、鱼塘和农家乐等,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崔亚华说,晒得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全面推进河道治理的那段时间,在工地上组织施工,一天就晒到蜕皮,晚上在与妻子视频通话时,电话那头的黄宁钰心疼得直掉眼泪,自那天起,他开始学会了对家里人报喜不报忧,省得大家为自己担心。

“在村里呆久了,偶尔回一趟安顺市城里的家,感觉还有些不习惯”。崔亚华说,这种不习惯一方面是因为城里过于吵闹,另一方面则是习惯了在村里的工作和生活,一天看不到村里的产业项目,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就会坐立不安的想要回到村里去。

长久脱贫需要把扶贫扶在“根上”

“年轻人思想活跃,敢想敢干,还特别能吃苦”,这是村主任杨启荣对崔亚华的评价。在崔亚华看来,小寨关村需要被扶的不只是贫困户,还有村支两委也需要得到帮扶。本着“扶贫先扶智和志,帮人先帮技和艺”的扶贫理念,在工作中,崔亚华除了全力配合好李敬书记的工作以外,他还更多地去做群众的思想引导工作,让村民扭转“等靠要”的想法,树立靠劳动致富的观念,让村民主动参与到脱贫项目中来,这种扶贫理念和想法也在“家庭农场”和其它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很好体现。

崔亚华始终认为,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党交给“我们”的任务不只是帮助村民实现眼前的脱贫,更重要的任务是要筑牢长久脱贫的根基。当“我们”离开以后,留给村里的不能只是产业,还要留下一整套管理经验和一批致富带头人,确保脱贫后的小寨关村不会返贫,达到长久脱贫的目的。

崔亚华(右)在养殖场查看竹骝(竹鼠)的生长情况。(王进 摄)

崔亚华(右)在养殖场查看竹骝(竹鼠)的生长情况。 王进 摄 

驻村干部崔亚华(左二)向贵州电网公司领导介绍小寨关村级活动中心、南网文化广场等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刘高才摄)

驻村干部崔亚华(左二)向贵州电网公司领导介绍小寨关村级活动中心、南网文化广场等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 刘高才 摄 

小寨关村驻村干部崔亚华(左一)与小寨关村支两委人员对小寨关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下一步的规划建设和加速发展充满信心。(刘高才摄)

小寨关村驻村干部崔亚华(左一)与小寨关村支两委人员对小寨关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下一步的规划建设和加速发展充满信心。 刘高才 摄 

崔亚华(右三)等南网扶贫“兄弟连”态度坚决、振振有词:紫云脱贫摘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刘高才摄)

崔亚华(右三)等南网扶贫“兄弟连”态度坚决、振振有词:紫云脱贫摘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刘高才 摄 

紫云小寨关村第一书记李敬、驻村干部崔亚华(右)二人紧密携手,正在村口清理荷塘内的杂草和杂物。(刘高才摄)

紫云小寨关村第一书记李敬、驻村干部崔亚华(右)二人紧密携手,正在村口清理荷塘内的杂草和杂物。 刘高才 摄 

第一书记李敬、驻村干部崔亚华(右)在小寨关村养牛场认真检查牧草加工和发酵存贮情况。(刘高才摄)_DSC9965

第一书记李敬、驻村干部崔亚华(右)在小寨关村养牛场认真检查牧草加工和发酵存贮情况。 刘高才 摄 

责任编辑:梁燕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点亮生活

点亮生活

8625 2018-01-15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