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用文化救活企业
来到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最先感受到的是员工的热情,坐落在长沙南城的中建大厦显示着企业的勃勃生机。但是谁能想到,9年前,这家公司曾面临“一天收到七张法院传票、账上只剩几百块钱”的惨景。9年时间里,这家企业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从“皮带公司”到现代企业
2001年,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这样描述中建五局,“该企业资金极度紧缺,已资不抵债,举步维艰。由于长期欠付工资和医疗费,职工生活困难,迫于无奈,部分职工自谋生路,有的只好养鸡、养猪,甚至到附近菜市场捡菜叶为生……”翻阅2002年中建总公司审计报告发现,当时中建五局报表利润为负1575万元,累计潜亏6亿元,拖欠职工工资两个多亿。
当时,中建五局局长鲁贵卿亲自出马拜访银行:我们是一万多人的大单位,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可银行行长不买账,“你们账上的钱,还不够买我腰上的这根皮带呢!”“皮带公司”的叫法,深深刺痛了中建五局全体员工的心。
中建五局认识到,尊严和发展要靠自己打拼。公司每年提出一个目标,一步一步实现了扭亏脱困,更开创了跨越式发展的新前景。9年来,中建五局获得国家级企业荣誉100多项,获鲁班奖等国家级工程类奖100多项。9年时间里,公司的合同额、营业额、利润总额、利税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分别增长36倍、16倍、613倍、65倍、12倍、15倍。用鲁贵卿的话说,中建五局已经蜕变成一个“队伍精干、主业清晰、资产优良、文化积极、商誉良好、充满活力”的现代企业。
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如何实现如此巨变?这一切,都要从2002年说起。
“信和”文化扎根 发展方式转变
鲁贵卿认为,中建五局陷入困境,不是因为技术水平低、职工不够用,而是文化出了问题。他把问题总结为“信心丢失、信用缺失、人和迷失”,要解决中建五局的问题,必须从文化上动刀。
2003年8月底,鲁贵卿带着48名中层以上干部来到井冈山。井冈山的精神是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鲁贵卿说:“不要小看思想政治工作,只要认真去做,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从井冈山下来,鲁贵卿把中层干部的心凝聚在了一起,通过他们的带动,信心工程全面铺展开来。针对“人和迷失”,鲁贵卿认为首先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用人文化,他宣布:五局机关包括所有中层干部在内全员下岗,所有员工都可以报名竞争机关岗位。在竞聘中,凭本事吃饭造就了企业新的文化氛围。
通过几年努力,“信心、信用、人和”的“信和”文化逐步建立,2003年到2005年,五局主要经济指标合同翻了两番。
实现扭亏脱困后,中建五局上下更觉得“信和”文化管用。中建五局每年向员工推荐一本书,让员工学习、交流;建立“信和”学堂,助力员工素质提升;2011年、2012年五局新招大学生2042人,新员工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习“信和”文化。
“信和”文化扎根之后,中建五局的发展方式变了。
思想政治优势是核心竞争力
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胡钰参观中建五局后,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几个字:中国建筑,中国道路。
在目前一部分社会舆论中,国企其实处在弱势。对此,鲁贵卿觉得,舆论要给国企公平待遇。2010年他曾到牛津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和大部分学生形成了围攻国企的架势,鲁贵卿据理力争说:“我们所在的建筑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领域,我们没有占国家资源,没有得到保护。你们私营企业干的是为自己,我们只拿工资,但一天干十四五个小时。你们说,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应该鼓励我们这样的企业吧……”一番话,令在场的人无言以对。
这些年,国企发生了很大变化。鲁贵卿说,无论怎么改革,国企的精华即思想政治优势不能丢,这是核心竞争力。生前被职工亲切称为“大姐书记”的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超英,直到去年6月因公牺牲,她家一直住在没有电梯、光线昏暗的房子里,她把新房让给了员工。中建五局工会副主席孙红说:“像陈超英那样对待员工,员工怎么可能不感动、不团结。企业文化给企业带来潜移默化的转变,成为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本文章摘自10月12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