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国企改革渐入佳境
【改革调研行】
作为此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企改革因涉及甚广,成为改革的“硬骨头”。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直言,国企改革进入攻坚期,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突破。
加速度:
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总部机关机构由48个减少至10个;清理中间供应商6500多家,节约采购成本15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020亿元——作为一家能源国企,山东兖矿集团的改革“成绩单”很亮眼。这背后,是不断推进改革的决心。
在山东采访,记者深切感受到了国企改革的“加速度”——
目前,山东已经完成清理“僵尸企业”40家,今年计划完成125家;济钢产能调整和山钢集团转型升级、肥矿集团改革重组正全力推进……
放眼全国,国企改革呈现加速态势,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正逐步突破。在地方层面,已有上海、广东等25个省市制定细化方案;近40个地级市发布了2016年国企改革工作计划;截至7月中旬,有50多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在央企层面,从宝钢、武钢等四组央企公布整合,到7家央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再到中粮正式公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方案,改革明显提速。目前,85家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已建立规范董事会。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消息,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以内。
“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引领、以若干文件为配套的‘1+N’政策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介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
新进展:
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沈阳机床集团宣布:不再以一次性买卖方式销售机床,而是“不开机不计费”。能做到这一点,不得不提该公司的自主创新“利器”——基于互联网条件的I5智能机床技术。
“每一台I5智能机床实质就是一台计算机,能够实现远程操控,实现了互联网与机床的真正无缝连接。”沈阳机床集团优尼斯工业服务公司负责人于春明告诉记者,该技术一举突破西门子等少数国际巨头对机床运动控制系统的长期垄断。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必然选择。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近日透露,国企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加快推进。“今年上半年,各地共启动国企国资改革试点147项,已有50项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除了央企重组,化解过剩产能也有积极进展。7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由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出资组建的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运行,作为央企煤炭资产管理平台配合化解过剩产能。
李锦表示,今年是国企改革政策落实的一年,随着去产能步伐明显加快,央企重组或将集中在供给侧改革的主线上,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将取得明显实效。
主力军:
改革不惧困难挑战
“‘寒冬’并没有过去。”谈及上半年钢材价格的反弹,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公司副总经理张洪波很清醒,“如果现在不把去产能工作切实推下去,以后的困难会更大。”
应该看到,国企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经济增速换挡期,一些未能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国有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李锦认为,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核心绝不是削弱国有企业,而是要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发挥带头作用,模范执行各项改革决策,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李锦说。
对此,国企已经在行动——
6月29日,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压减中央企业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5%左右。
对于淘汰落后产能,国资委定下了时间表:三年时间完成处置345户“僵尸企业”。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下一阶段央企重组的重点: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国有企业研究室主任项安波说,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央企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国企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本文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