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国企精神:在“个人”年代坚守“集体”
这是一个“个人主义”至上的时代,张扬独特个性,实现个人价值,成了年轻一代的主流“三观”。
这是一个不甘寂寞的时代,微博转发,朋友圈点赞,“围观”不仅满足小小的虚荣心,甚至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和价值。
这是一个成名要趁早的年代,“网红”的成名速度记录不断刷新,“估值”、“融资”成了大众热词。
但在不久前召开的“铸国企之魂·圆强国之梦”的国企精神研讨会上,我们看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个人主义”的时代仍然坚守“集体”,他们在不甘寂寞的时代于无声处默默努力,他们在成名要趁早的年代“一生只做一件事”,他们,是国企人。
徐銤,中核集团快堆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进行研究,1971年与研究人员一起举家从北京迁至四川夹江,到现在,他依然骑车自行车上下班,把1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快堆科技创新奖。他和团队坚守的,是“核工业精神”。
王小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的预警机”之父。2015年9月3日,空警2000、空警200、空警500预警机率领着庞大的战斗机群,呼啸着飞越了天安门上空。“首秀”的空警500预警机令世人惊叹,王小谟和他的团队“为国争气”的口号正在变为现实,他们开创的,是“预警机精神”。
中国高铁,中国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连李克强总理都变身“超级推销员”全球推广。这背后包含着对中国高铁质量和服务的信心,中车集团的“高铁工人精神”在行动中提升中国“底气”。
一流企业做标准,而中国的信息产业却曾因长期缺失对标准的话语权而在世界上多年“旁观”。今年2月,大唐电信专家彭莹当选为国际电信联盟5G评估组主席。在经历了3G追赶、4G同行之后,中国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领域终于拥有了强大的话语权。引领5G,靠得是知行合一、勇于担当的“大唐电信精神”。
有人说,国企是国家的买卖,国家是国企的大股东,企业为股东利益服务也是应该的。这确有一定道理,但更多国企人的奋斗,却不光因为企业与股东的“本分”,更因为“共和国长子”与祖国的“情分”。
他们为什么坚守“集体”?因为他们的困难,巨大到无法孤身抗争!他们为什么甘于寂寞,因为他们的事业,艰巨到难以一蹴而就!为什么他们不图名利,因为他们争的,不是个人意气,而是国家骨气!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国企承担了拉动新中国经济起航的重要责任。几十年过去了,中国发展壮大了,但融进国企人血液中的以祖国号召为使命的基因仍然未变。新常态经济环境下,中国的转型发展任务同样艰难艰巨,国企的精神应该也势必会在新的形势下为中国再创辉煌!
本文章摘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