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

吕翠莲的新生活

人物
0 176569

电头条新闻云南曲靖1月8日讯(通讯员 杜明彦 吴洁 姜燕国)“要不是有现在这么好的政策,真不知道这日子啥时候出头!”日前,在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太平社区太昌居民小组,正在云南省益百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忙着工作的吕翠莲一脸乐呵。

30岁的吕翠莲,是从大坡乡妥乐村搬到太平社区的异地扶贫搬迁户,对她而言,搬迁不仅让她全家的身份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从农民到居民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让我的生活发生了本质的转变,就像从苦海调到天堂里面一个样。”

得知吕翠莲生活经历的人,不难理解她所言的含义。在搬迁前,吕翠莲一家生活的妥乐村,距离乡镇有20多公里,全程土路,汽车无法到达村里,雨季天,摩托车都不能出行。村民到集镇购买化肥、农药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只能人被马驮。走出大山,一直是妥乐村人几代人的梦想。

对于吕翠莲来说,一家人所面临的,不知是生存环境的劣势和千年不变的贫困,更有疾病灾难的折磨。吕翠莲全家6口,父母50多岁,两个孩子大的11岁,小的1岁。之前,她还有个更大的女儿,然不幸的是,孩子刚一出生,就罹患脑瘫,每年都要带出去治疗,除了国家给的补助外,家里还需承担5、6万的治疗费用。去年,孩子终未能战胜病魔,不幸去世。

而今,她家在太昌居民小组分配到了150平方米的房子,她受聘于益百服饰公司,每个月3000多元,丈夫舒石生在一家建筑工地上班,每月也有3000多元的工资。父亲也在城里找到了活计,一个月2000多元。“每月苦的钱,足够一家人生活,我们现在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城里人。”吕翠莲说,她上班的地方就在小区里,是名副其实的家门口。白天上班挣钱,早晚还能抽出空来照看老人孩子。

更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大女儿现在在离家200米不到的学校读五年级,受益于良好的教育资源,孩子的学习成绩得以大幅提升。而在妥乐村的时候,孩子就读的妥乐小学距家有5公里的路程,全程山路,走到学校要1个多小时。

“现在这样的好日子,我们做梦都想不到,我们这些贫困户,真的是发自内心感谢党的好政策。”吕翠莲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小区搬来的人,除了对党和政府深怀感恩外,对供电部门的工作也很满意。”太昌居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刘克生说,他们搬到城里后,每家每户家里有的都是电器。和原来在老家相比,有的电器多了,相关的安全隐患也就增多了,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之前未养成良好用电习惯的村民来说。

然而,自从他们入住小区后,沾益供电局就为他们提供了悉心的服务,在小区组织开展安全用电知识讲解,让小区住户学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涉电安全知识。针对小区不少住户年龄大,出行不方便,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实际,在小区旁边设置了电费代收点。

尤让刘克生感到满意的是,但凡遇到用电问题,给供电所打电话之后,很快就有工作人员上门帮忙解决。他好记得,今年3月一天早上10点左右,11栋2单元突然发生跳闸停电。他给供电所打了电话后,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接着就清除故障,回复供电。“这个速度和效率,真的让我们老百姓感到很满意。”刘克生说。

对于益百服饰公司的厂长王海军来说,“自从公司在小区设点生产后,除了对当地政府的工作很满意外,供电部门的工作也是值得夸赞一番的。”

据了解,益百服饰公司在太昌小区生产点,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异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就业。当下,像吕翠莲这样的员工,共有42人。

“在这里,我们不仅找到了工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技能,让我们深入地掌握了衣服制作的工艺。”工厂员工舒柱香说到,参加工作之前,他们都要经过至少半个月以上的专门培训。

现在,小区生产点的产量已达每月一万多套,主要销往曲靖城区,师宗、富源等地。

“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不仅压根就没出现停电的情况,电能质量也完全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供电局经常定时不定时到生产点走访,了解用电需求,帮我们解决了不少用电问题。”王海军说,整个生产车间,几乎所有环节都离不开电力,厂区有缝纫机100多台、蒸汽锅炉一个,还有裁床等设备,全部都需要电力驱动。“厂区生产活动能高效进行,电力部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供电所员工到服装公司走访

供电所员工到服装公司走访。

2 电力工人介绍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电力工人介绍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4 电力抢修

电力抢修。

责任编辑:周忠群


发表评论

0 个回复

电头条新闻

电头条新闻

71640 2019-03-16 加入 中国

(这个人懒得留下签名)